关于推荐第二期“中山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候选人的通知
学院各年级本科生:
我校实施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已经圆满完成,在社会、学校和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在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中大青年自觉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有关要求,现决定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实施“中山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期。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切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中大青年,不断促进中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是“中山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主题。为此,学校将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参观考察、专题研讨等活动,着力提高我校学生骨干、青年团干等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促使中大青年更好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组织机构
“中山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培养工程”)由校党委统一部署,由校党委组织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育学院联合实施。
“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郑德涛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副组长:朱孔军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组 员:(按照姓氏笔画顺序)
李 桦、李明章、罗镇忠、钟明华、黄 山、董 零、
漆小萍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黄山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培养对象
本期“培养工程”将主要面向学生骨干,面向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招收学员。本期共培养学员200名,其中南校区60名,北校区40名,东校区70名,珠海校区30名。学员由学校各有关部处、院(系)党委推荐报名,经“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正式学员。推荐范围如下:1、校团委学生委员、校研究生会委员、校学生会委员,校团委、各校区团工委、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部长以上干部,院(系)团委学生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学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团支书,班长;3、学生团体主要负责人;4、学校党校或马研班培训合格的学员。
四、培养内容
1、 理论学习
提倡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结合国情民情、时事热点、全球动态、学生领导力及基本素质等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培训。总培训量不少于15次。
2、 实践锻炼
本期“培养工程”实践项目采用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结合的形式,每位学员至少参加一次统一安排的实践锻炼活动,自选参加一次不少于2周的实习锻炼(可由学校推荐单位)。学员可利用寒暑假时间,结合“科学发展·青春畅想”、“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我为广东发展建言献策”、“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等主题,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政策宣传等实践活动。实践锻炼或实习完成之后的两周内提交实践或实习鉴定,以便进行信息汇总及统计。项目设计如下:
项目 |
时间 |
承办单位 |
校内实践(在校内各机关单位、各院系岗位上进行不少于6周的实践锻炼) |
2009.11-200、10.1 |
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 |
校外实践(在校内外单位进行提供不少于2周的实践锻炼) |
寒暑假、节假日 |
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 |
志愿服务(参加不少于120小时的志愿服务) |
寒暑假、节假日 |
校团委 |
素质拓展(对学员的领导力、情绪管理、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训练拓展) |
节假日 |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校团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