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人:黄彩娜

         2021年1月12日,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中山大学顺利举行,为确保疫情防控安全,本次会议采取线上视频和线下组织相结合方式进行。北京大学陶澍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康绍忠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员吴丰昌院士、广东工业大学杨志峰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清华大学余刚教授、南京大学毕军教授、同济大学周琪教授、华南农业大学仇荣亮教授、中山大学贺志理教授等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科研院张莉恒副处长以及实验室研究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陶澍院士在线主持。

        会议首先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汤叶涛教授介绍与会人员,随后中山大学科研院张莉恒副处长致辞。接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孟凡刚教授作2020年度工作报告,围绕人才培养与引进、科研成果与研究进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产学研与社会服务、开放运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向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做了详细汇报。实验室骨干成员黄海保教授、杨欣教授、颜庆云教授、曹越副教授、骆海萍副教授分别进行了个人工作汇报。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实验室开放基金优秀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仇浩副教授和广州大学孔令军副教授进行研究工作汇报。最后,与会人员针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

        委员们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在过去一年里的各项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尤其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颇有成效,也展望了重点实验室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委员们提出,目前实验室已在水、土壤、大气污染修复等方面具备不错的实力,建议进一步结合广东地域优势、充分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关键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治理工作,在科研成果转化和相关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实验室科研团队研究方向整体布局,凝练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为更高级平台的建设积累关键成果,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汤叶涛主任感谢委员们对实验室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强调重点实验室将逐一落实委员们的建议,加强特色方向研究,抓住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和关键技术研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排除万难争取重点实验室未来的更大发展。

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