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赓续绿色发展使命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人:周灵芝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顾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392威尼斯下载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于516日晚组织开展了“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赓续绿色发展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支部同志们共听生态文明宣讲,共学《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观生态文明建设纪录片,在交流与分享中提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认识,将专业背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践行环境学子初心使命,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奋进力量。

支部成员与中山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宣讲团的合影

 

支部邀请到中山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宣讲团的王悦同志和徐一凡同志,分别就“绿色设施与节能减排”和“从‘生态往事’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个主题作宣讲。

王悦同志聚焦“双碳”目标,强调降低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性,介绍了“零碳社区”的理念和绿色屋顶、含水层储能技术。绿色设施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命周期评价是系统环境影响的有效评价手段,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作为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我们更要练就过硬本领,发挥专业所学,从技术层面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

王悦同志在介绍“绿色屋顶”技术

 

徐一凡同志着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深挖绿水青山背后的中国答卷,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角度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借一系列案例生动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他强调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两个“清醒”: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徐一凡同志在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支部举办读书分享会,同志们共同品读《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相关先进案例,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感悟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12月至202112月期间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文稿79篇。认真学习《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支部同志们结合城市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鲜活案例,分享了自己在品读《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部分篇目时的思考与感悟,在交流与讨论中提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增强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了解。

支部成员在进行读书分享

(左上为杨岷熹同志;右上为王妮同志;左下为饶嘉盈同志;右下为郭朋同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瞩目成就。支部成员共同观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生态环境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之路》,该片从鲜活的普通人物故事切入,生动反映生态环境改善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观看结束后,支部同志们热切讨论、感触颇深。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青年力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王妮:影片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展示出建国70多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借伐木工变种树人、浙江安吉余村的发展等事件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其中,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老先生的话令人动容,他说:“我这一生做环保事业,到现在50多年,我现在很开心,感到特别幸运。”我将以此不断激励自己,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争做开心、幸运、有获得感的环境青年!

 

李俊杰:“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近些年深入人心。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一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我感动万分。不能鼓了钱袋,毁了生态——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取决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发展与保护“两难”向协调“双赢”的转变。作为环境人,我们任重道远!

 

欧阳一鸣:就像李八斤的家乡一样,我的家乡也存在大量伐木的情况,进而导致鸟类栖息地减少,被迫在电线杆上筑巢。从纪录片中我认识到,民众对于环保问题的意识和观念转变对于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最根本的在于增加民众从环境改善中获得的直接利益,因此可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融合发展与环保,在发展中走一条环保之路,在环保中挖掘发展的机会,才能更好贴近民生,保护环保。

支部成员在观看《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330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号召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作为中山大学的环境学子,我们更应发挥专业才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勇担重任,争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头雁、排头兵。

支部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