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术报告之二——饮用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技术研究新进展
饮用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技术研究新进展
报告题目:饮用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技术研究新进展
报告 人:马军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
时 间:2012年3月22日(周四) 上午10:00-12:00
地 点:中山大学东校区(大学城)行政楼B101讲学厅
主持 人:李适宇 教授
欢迎师生参加!
马军教授个人简介
马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长江学者成就奖”工程科学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居里夫人”一等博士后奖学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获得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国际IOA-EA3G理事,中国水工业协会理事。
作为第一和第二负责人主持了二十几项国家和部委课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且近五年来SCI影响因子超过4.0的文章达40余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臭氧催化氧化除污染技术,2005年,排名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锰酸盐复剂除污染技术,排名1)、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高锰酸钾助凝及取代预氯化技术,1995年,排名2)等国家奖励。并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省重大效益奖,2006年,排名1)、黑龙江省发明一等奖(城镇水环境关键技术,2008年,排名1)、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化学预氧化除污染技术,2002年,排名1)等奖励。申报发明专利85项,获授权专利45项。主要从事城市水质安全保障及水循环与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1)发现与利用了高锰酸钾在一定条件下的除污染特性,开发出经济适用的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在此基础上,将高锰酸钾与多种药剂有机复合,发明了多功能净水作用的高锰酸盐复合剂除污染技术,可经济低耗地提高饮用水水质;2)提出氧化助凝技术,可显著降低混凝剂药耗、取代预氯化大幅度降低氯化副产物生成量;3)研发出臭氧多相催化氧化除污染技术,可高效地分解水中农药等稳定性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