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术报告“超分子聚合物复合光子晶体”等
392威尼斯下载暨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一:超分子聚合物复合光子晶体
报告 人:张连斌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报告题目二:活体光电化学分析
报告 人:张中海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时 间:2023年07月12日(周三)下午2:30
地 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环境大楼B202
主 持:王文斌 副教授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人简介:
张连斌,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和2010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为孙俊奇教授、沈家骢院士。博士毕业后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10月加入到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从事超分子聚合物有序复合光功能材料与仿生聚合物皮肤创伤愈合材料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杰青等项目。曾获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青年创新奖(2020)。现担任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青年理事。
报告内容一简介:
聚合物复合光子晶体是一类具有独特光学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复合光子晶体可由胶体粒子形成的胶体晶体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得到,并产生光禁带。当光禁带位于可见光区时,复合材料可展现出结构色。在我们的工作中,发展了超分子共组装构筑聚合物复合光子晶体的方法。选择具有弱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与胶体粒子,通过调控超分子相互作用、溶剂挥发速率结合后处理等手段,实现了超分子交联网络的形成与胶体粒子组装的协同,构筑了超分子聚合物复合光子晶体并实现其结构调控。超分子相互作用也赋予了复合光子晶体材料可修复、可回收性能。此外,我们也探索了超分子聚合物复合光子晶体在可视化传感、光动力增强等领域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
张中海,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自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在日本、美国、沙特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12月通过华东师范大学‘英才计划’回到华东师范大学独立开展科研工作,2018年获得国家基金委青年人才项目资助。研究方向为光电分析化学,目前已在此领域发表文章60多篇,发表文章他引数超过6000次。
报告内容二简介:
生命信息分子是调控人体生理活动的一类重要物质,对其高灵敏的检测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出生命系统中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加工、转换和控制等基本规律,并准确阐释生命活动机理,从而对多种人体疾病的发现与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光电化学分析是在光电化学原理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分析方法,采用不同形式的激发和检测信号:“光激发,电检测”。在光照激发下,光电响应材料的光生电荷可以触发待检测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引起相应电信号的改变,降低背景噪音,提高灵敏度。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阐释光电材料与生物分子识别元件之间的电子转移路径与机理,构建寻光型光电化学检测平台,实现快速、高通量、多目标物分子的检测,为重要生命信息分子的识别检测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生物体内的原位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提高检测生命信息分子精度,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多组分检测,实现重要疾病标志物的模式化识别,帮助理解生命活动意义。